孩子老尿床可能是這個原因!新藥讓孩子不再“畫地圖”
孩子10歲了還經常尿床?不僅家長犯難,小孩也往往羞的想擋住“地圖”。
其實,孩子可能患有神經源性逼尿肌過度活動癥,這是一種與神經功能障礙相關的膀胱功能障礙。
近日,美國FDA批準Myrbetriq一項新適應癥,用于治療3歲及以上神經源性逼尿肌過度活動癥(NDO)的兒童患者。
Myrbetriq包括Myrbetriq片劑(米拉貝隆)和Myrbetriq顆粒(米拉貝隆口服混懸劑)兩種。
研究結果顯示,治療24周后,患者的上限膀胱容量、逼尿肌收縮次數(shù)、每日漏尿次數(shù)等均有所改善。
▌孩子“畫地圖”,竟是因為它
神經源性逼尿肌過度活動癥(NDO)是一種由先天性疾病(如脊柱裂,一種先天性脊髓缺陷)或神經系統(tǒng)中的其他疾病或損傷(如脊髓損傷)導致的膀胱功能障礙,約90%以上的脊柱裂患者存在泌尿系統(tǒng)癥狀。
正常情況下,膀胱壁肌層(逼尿肌)處于松弛狀態(tài),以儲存尿液。而NDO會使得逼尿肌過度活動,導致其收縮,從而增加膀胱內的壓力,并減少膀胱可以容納的尿液量。
NDO如果不治療,膀胱內壓力持續(xù)增加,可能會加大上尿路受損的風險,甚至對腎臟造成永久性損害。
此外,自發(fā)性膀胱肌肉收縮可導致意外和頻繁的尿漏,并伴有尿急(急需排尿)、尿頻(排尿次數(shù)增加)和尿失禁(失去膀胱控制),給患兒帶來巨大精神壓力,影響孩子健康成長。
▌β3腎上腺素興奮劑:Myrbetriq
Myrbetriq是一種潛在的選擇性的β3腎上腺素興奮劑,通過激活膀胱平滑肌上的β3腎上腺受體,放松膀胱,從而提高膀胱的充盈以及儲尿能力,進而改善膀胱過度活動引起的尿頻、尿急和尿失禁。
2012年,Myrbetriq在美國獲批上市,用于治療伴有急迫性尿失禁、尿急和尿頻癥狀的膀胱過度活動癥(OAB)成人患者。
2018年,米拉貝隆緩釋片(Myrbetriq,商品名:貝坦利)在中國上市,是中國首個、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用于膀胱過度活動癥治療的β3受體激動劑。研究表明它可以改善尿頻、尿急和尿失禁等主要癥狀,且相對于傳統(tǒng)用藥M受體拮抗劑,安全性更高。
在一項對Myrbetriq療效評估的試驗中,入組了86名年齡在3至17歲的NDO患者。
臨床試驗結果顯示,治療24周后,患者的最大膀胱容量、逼尿肌收縮次數(shù)、逼尿肌首次收縮前保持的尿量以及每日漏尿次數(shù)均有所改善。
此前,F(xiàn)DA還批準肉毒桿菌毒素A(onabotulinumtoxinA,商品名:Botox保妥適),用于治療5歲及以上對抗膽堿能藥物應答不足或不耐受的NDO患者,成為首個治療NDO兒童患者的神經毒素。
目前,神經源性逼尿肌過度活動兒童患者的治療選擇仍有限,但隨著越來越多藥物的獲批,將為“尿床”兒童帶來更好的治療方案。
2021-04-01 16:06
好醫(yī)友小編
聯(lián)系醫(yī)學顧問
醫(yī)學顧問微信在線